------------
第一章 .落破的林家
大明朝正八年,西北乱贼起兵,大明朝镇北大将军出兵西北,历时五年,平定反叛。三日后,皇帝下旨,西北免粮税两年,举国欢庆。是日,朝庭再下旨,西北路因战事而影响了百姓生计,生灵涂炭,流民失所,给与适当补偿,又因战而停的科考重开,重开科考引得西北路百姓士子全城相告,感谢皇恩。
五年战事,西北路减丁三十万余,伤残无数,其中又以农兵为主,虽说朝廷下了抚恤,可杯水车薪,依旧解决不了当前问题。
悲剧依旧在重演,只不过悲剧的主角依旧是贫苦百姓。
贺兰山,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一直乃大明西北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山下齐北小镇到也算繁华,酒肆饭舍,肉铺茶楼,玉店绸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从齐北镇往东行三里路便是秀山口,道路两旁高高低低的两排房舍朝村而去,进了村子里又是乱七八糟的房舍毫无规划的矗立着,几名农夫挑着担子匆匆而行。从村子里朝后山步行不过一杯茶的时间,便见到一座大院子,这便是林家老宅,从大院子旁边再往里走便见着三间破旧的草房。
草房院前站着几个男孩,最大十二岁,最小的才五岁。
院子里草房下面坐着一女子,年龄应该在十五六岁的样子,眉清目秀,一件粗布衣一支桃木簪到让这女子显得落落大方,可女子的眉角依旧皱着,看上去便知道她是有心事啊。
女子名为白荷。
唉!白荷叹了声气,看着院门口站着的那几个小孩,不应该称之为小孩子,因为那可都是自己的几个小叔子。老二林子忠,老三林子谦,老四林子涵,老五林子俊,后面那小尾巴是小姑子林茉儿。
真不知道自己从一千年后的世界来到这个叫做大明朝的时代是好还是坏,直到现在白荷儿都感觉世间事情真奇妙,自己好不容易逃脱了那件婚姻出国散散心都可以遇到飞机爆炸,灵魂穿越一千年附身到这白荷儿身上。
只是不知这白荷儿遭的什么罪,年纪轻轻便寻死,结果还让她给死成了,又让自己遇到这躯壳,于是白荷便华丽丽的重生了。现在的白荷已经不是当初那傻傻的白荷了,而是千年后我们伟大双学士学位高级白领的白荷。
“大嫂,大哥怎么还没回来,大哥说是去姨奶奶家借粮能借到吗?小妹饿了。”小姑子林茉儿爬到白荷腿上问道。
“茉儿,你大哥应该快回来了。”白荷笑着说道。
“大嫂,听说去姨娘家的路上闹土匪呢,这可如何是好,要不我与三郎去接应大哥。”老二林子忠说道。
白荷看着林子忠,这小叔子都快十二岁了,可身高却似十来岁的小孩子,身子板又孱弱,老三林子谦,老四林子涵,老五林子俊就更不用说了,身板明显比其它人家要矮小一些,面黄肌瘦,这便是长期吃不饱造成的营养不良。
重生后的白荷通过观察学习,渐渐的了解了这个朝代以及秀山口这里一些事情,包括林家一些基本的情况。
现在是明朝,并不是历史上那个明朝,今年是大明朝正十三年,秀山口属于宁州府管辖,整个宁州府人口十六万多人口,从宁州府过贺兰山朝西便是大漠戈壁,朝东便是河套地区,朝南便是塞外江南之称的宁州府驻地了,朝北则不属于大明朝的疆土了。
由于距离贺兰山近,北面的冷风到达这里便被贺兰山挡住,所以这里一年有三季都春暖如初,加之此处有河水经过,田地众多,人口也算不少,老百姓日子到也过得去,虽说不能日日吃饱,但也饿不死人。今年朝廷更是免税两年,要是来年风调雨顺估计又是一个丰收年。
林家原来在秀山口也是大户人家,林家老爷子林大炮,老婆子肖氏,育了五子一女,老大便是白荷相公林子才,老二林子忠,老三林子谦,老四林子涵,老五林子俊,最后小女儿林茉儿。
林家在秀山口有大宅子一座,三进三出,十多间上房,另有前院后院杂房几十间,家里有下人十多个,烧饭的,打杂的,粗婆子,长工帮着打理家内之事,外面还有走货的商队,田也佃给外面人种,每年收佃租子便可全家吃好。林大炮在外又经商着走货生意,南来北往,结交的人也多。生下茉儿时,林家在秀山口也算是超级地主了。
谁知好日子没过上几天,先是林大炮在外走货时落水得了场大病,回家久治未愈,拖了大半年便一命呜呼死了。原先的白荷便是这个时候嫁进来冲喜的,结果喜没冲到,新婚后过两个月肖氏因急成疾,不久便也跟着林大炮去了。
新婚不久的林子才作为大哥便担负起这一大家子的生活,成了家主。只可惜林子才是个软弱童生,常年在家里读书写字,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先是家里走货生意落破下来,只好散了走货的儿郎们,断了这生计。
随后近家几户亲戚见林大炮与肖氏没了,便寻机乱事,纠结了一些波户散汉,夺了林家几十亩田地,官司打到官府,最终不了了事。
话说当年的林子才也就十四岁,先是死爹,结婚也是为了冲喜,不久后又死娘,走货生意断了又被人欺负划拉走几十亩田地,下面的弟弟妹妹更小,也帮不上什么忙,一气攻心,便病倒了。下面的几个弟弟妹妹便寻了郎中,郎中看了都说没得治了,但林子才命大,吃些草药几日后又醒了过来,再休养了半月便好了。
谁知坏事不断,林子才刚好没几天,官府便来人要拿他,一问才知有人告林大炮在走货时丢了人家的货,要林家赔偿。林大炮已死这事情就落到林子才身上,上了官府,人家拿出证据,白纸黑字,据说那批货值银钱五百多两,林子才拿不出这钱,便将林家大院与几十亩地抵押给了人家。
真是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好在林子才在抵押林家大院前,便差了家里唯一留下来的几个老长工,在靠山开了一块地,盖了三间草房,又散尽身上银钱打发几个老长工各寻出处。随后一家人便搬到了这三间草房里住下了。
本来手上银钱便不多了,散给几个老长工后,身上银钱更少,田地也只留有五六亩。一家人再省吃俭用也没几个月便所剩不多,终在前日快要断粮时,林子才才去远方亲戚他家姨娘家借粮。
只是林子才也不知他这一走,白荷便倒下了,香消玉殒。而现在这白荷则是后世一魂穿越而来,附身与她。
家里剩的五亩地又因林子才等人不擅耕种,便佃给了人家,今年收了新粮本要收租子了,可到现在也不见肖家人影,估计人家是看着林家家道中落,林家兄弟除了林子才之外都未成年,便是欺负林家。
也不知当家的这时走到哪了,老二要带老三去寻他,可这眼看就要天黑了,如何去寻,去哪里寻,终究是不好。
安慰了老二等人,白荷进了后面的灶房,缸里就剩两捧米了,这也只够今晚煮一锅稀米粥,要想吃饱估计有点悬。
又叹了一口气,白荷觉得从自来到这个时代后,这几日天叹气最多,不为别的,在重生之前不说生活又多富裕,好歹吃饱穿暖是没问题的。可到了这个时代,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真是一句智慧的话语啊。
等到天黑下来,白荷将最后两捧米洗净放锅里,又加了两大勺子水。老二懂事些,便帮着烧火,不久后灶房内便飘出米汤的香味。
“二弟,你大哥今晚可能回不来了,估计要明天才可以回来。到姨娘家有多远,你知道不?”白荷手里的铁勺在锅里打着圈,尽量不让锅底的米变焦了。
“大嫂,咱家是不是明日就得断粮了,这可如何是好?嫂嫂,我明日带着老三去山上挖野菜。”老二年龄大些,懂事些,说这话让白荷心里暖暖的。
“二弟,现在已是快要入冬了,山上可曾还有野菜挖啊?”,现在的宁州府已经进入深秋,再过些日子便要入冬了,山上那还有野菜可挖。
“大嫂,我去年曾与三弟上过山里,知道有一地方还有野菜,只是路稍远些,但我不怕,三弟四弟五弟六妹还年少,但三弟胆子大些,我明日便与三弟一同进山挖回些野菜,定不能让弟弟妹妹饿着。”二弟坚定的说道。
真是懂事的小叔子,还不到十二岁,便已经有成年人的感觉了,这便是好,其实白荷也大不了多少,也才十五岁,但白荷的心智年龄已经二十好几岁了,见此情景便也有些眼红想流泪。
都说长嫂如母,如今公公婆婆都不在了,当家的也出去借粮数日未归,这家便全靠白荷了。现见小叔子这么懂事,她便也有了坚定的想法,一定要把这苦日子撑下去。
吃饭时,二弟只吃了半碗稀粥便说吃饱了,连着老三也少吃了,只有后面几个小的多吃了一些,这是几个做大的要省粮给小的吃啊,白荷不忍心,劝说两兄弟多吃些,但两人硬是不再吃了。到是茉儿吃了一碗不久便入睡了。
将茉儿安顿好,又将二弟唤到灶房,细问了佃户之事。原来这佃户姓肖,算起来还是肖氏家远房亲戚,同住秀山口。只是林家出了这些事后,这田地或被人夺或被人抵押,剩下的这几亩地就被此人给佃了。可这肖家好不讲理,今年打了新粮硬是到现在也没有送租子过来。
白荷细细的问了这佃户肖家的一些情况,才得知这肖家一家人在外名声都不太好,但这肖家儿孙众多,要说种地下田到也算得上是庄稼把式,每年在村里佃的田也多,产的粮也多,只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拖着租子不给,遇到强硬一点的人家拖几日也便送了,遇到人丁稀薄的人家,今年拖明年,一次给一点也不为奇怪。
原本林家林大炮在时,那肖家可不敢拖一天,收了粮便送过来,因为林大炮是火脾气,不好说话,手脚上也有些功夫。但现在不行啦,林家成这般光景,这便是有了拖租子或者欠着不给的心思。
这租子定是得要回来,否则今年这大冬天的怎么过。等二弟走后,白荷靠着炉火想着,差点入睡。
------------
第二章 .讨租大军
第二日一早,也没做饭,缸里米也没有了,白荷早早的唤醒二弟林子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799
9800
9801
9802
9803
9804
9805
9806
9807
9808
9809
9810
9811
9812
9813
9814
9815
9816
9817
9818
9819
9820
9821
9822
9823
9824
9825
9826
9827
9828
9829
9830
9831
9832
9833
9834
9835
9836
9837
9838
9839
9840
9841
9842
9843
9844
9845
9846
9847
9848
9849
9850
9851
9852
9853
9854
9855
9856
9857
9858
9859
9860
9861
9862
9863
9864
9865
9866
9867
9868
9869
9870
9871
9872
9873
9874
9875
9876
9877
9878
9879
9880
9881
9882
9883
9884
9885
9886
9887
9888
9889
9890
9891
9892
9893
9894
9895
9896
9897
9898